在知识浪潮奔涌不息、多元文化交织碰撞的当下,如何驾驭语言的力量、突破表达的边界,成为每个思想者的必修课。而在语言习得与跨文化传播的交融地带,声音的韵律、文本的肌理与思想的穿透力共同构筑了人类沟通的基石。
这次推荐的这八本新书,是聚焦语言、思维与传播的著作。它们从声音艺术的底层逻辑到文化幽默的传播密码,从跨学科翻译的革新路径到话语说服的深层策略,以多元视角拆解沟通的本质:它们或是重构学科融合的教育地图,或是探索文本互文的隐秘脉络,或是叩击创作与表达的创新法则,每一本书都宛如一座独特的灯塔,为我们照亮不同领域的知识航道,为所有渴望突破认知茧房的人,提供了一套贯通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工具箱,助你在表达、创作与沟通的疆域中开拓新局。
1.《探索性写作》

责任者:(英)艾莉森·琼斯(Alison Jones)著
标准号:978-7-5222-0817-6
出版信息: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
索书号:H052/Q694
该书作者从探索性写作蕴含的认知科学依据入手,逐步介绍了写作原则和方法、不同的写作场景及核心技巧,也介绍了探索性写作涉及的更深入的问题——超越语言、自我和当下。
2. 《语篇互文结构的形式与功能研究》

责任者:邵长超著
标准号:978-7-5668-3881-0
出版信息:暨南大学出版社
索书号:H05/S325
该书将互文理论和语篇结构分析有机结合,并尝试在“篇内互文”“篇外互文”“篇际互文”三维语境下分析语篇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,将单个语篇置于一个更加宏大的语篇网络中进行研究,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研究语篇结构,从而揭示出更多潜在的结构和意义。
3. 《深度说服力 : 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超级方法 》
责任者:(澳)迈克尔·麦昆(Michael McQueen)著
标准号:978-7-111-76270-6
出版信息:机械工业出版社
索书号:H019/M285
该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探讨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形成固有的观点,涉及的主题包括确认偏见、群体思维、本能性思维和探索性思维等;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有关改变他人想法的理论、方法和策略,涉及的内容包括相对性、亲和力、尊严、一致性和同理心。
4. 《语教译境 : 教学、翻译与语言学的交汇》
责任者:戴运财,陈维娟主编
标准号:978-7-5078-5712-2
出版信息: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
索书号:H0-53/D140
该书涵盖外语教学、文学文化交流、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多个领域,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和翻译理论应用与发展。外语教学部分强调质量提升与文化自信,文学文化交流部分剖析中外文学,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探讨翻译人才培养等,揭示翻译在多领域的重要影响。
5. 《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》
责任者:王超,邹法强,贾岩著
标准号:978-7-5225-3158-8
出版信息:九州出版社
索书号:H059/W126
该书通过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行解读,并从翻译基本理论入手,通过对翻译人才培养现状、翻译人才培养模式、翻译教学方法改革、翻译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结合、翻译教学创新模式改革几方面的论述,对我国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,同时对翻译教学的改革创新指明方向。
6. 《中国脱口秀演义 》
责任者:洛宾著
标准号:978-7-5496-4368-4
出版信息:文汇出版社
索书号:H019/L985
该书涵盖脱口秀名人演员、脱口秀俱乐部、行业大事、流媒体节目等背后的真实故事,汇聚了中国脱口秀行业的第一手资料。
7. 《有声语言创作与表达》
责任者:刘然著
标准号:978-7-5120-5414-1
出版信息:线装书局 2024
索书号:H0/L665.2
该书共八章,内容包括:有声语言创作的技巧分析、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与表达规律、有声语言创作中撕裂音使用、“中”: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规约、“和”: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意蕴等。
8. 《AI写作 : 用AI倍速提升写作效率》
责任者:邓世超著
标准号:978-7-111-76014-6
出版信息: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4.07
索书号:H05-39/D310
该书是一本利用AI工具进行高效写作的指导手册,包含六个关键步骤,从明确主题到问题解答,旨在帮助读者掌握AI写作的核心技巧。本书的特色在于通俗易懂的AI知识讲解、丰富的案例实践、多场景应用以及一学就会的指令技巧,帮助读者利用AI进行写作,提升工作效率与创作质量。该书不仅揭示了利用AI写作的奥秘,更是一本贴近生活的实用指南,让读者在AI的助力下产生新的灵感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