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· 阅读推广 · 有声微书 · 正文

有声微书

浙传阅读 | “有声微书”第65期《秦腔》
发布日期:2025/04/03 点击量:
图片



     作品简介






《秦腔》

《秦腔》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,初版于2005年4月,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作品以自己的故乡棣花镇为原形,以细腻平实的语言,采用“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”, 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,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,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,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、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,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。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,贾平凹称“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”,被称为“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”。

图片




     作者简介



贾平凹

贾平凹原名贾平娃,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。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。中国作家协会理事、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。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,同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,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、文学院院长。2008年凭借《秦腔》,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


图片


《秦腔》摘抄  



“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,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,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,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;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,当老牛木犁疙瘩绳,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,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,那心胸肺腑,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。


书香使者介绍  



乌兰那拉

乌兰那拉 文学院 23戏文2班


图片



馆藏信息



作者:贾平凹

索书号:I247.5/J243.14

馆藏地:钱塘书库/桐乡校区书库


图片




“有声微书”作品征集还在继续,

用你的声音传递你喜欢的故事,

期待你的参与!



上一条:浙传阅读 | “有声微书”第66期《湖光山色》
下一条:浙传阅读 | “有声微书”第64期《人世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