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14:00,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气氛热烈,由校工会和图书馆联合主办的“电影文化记忆的装置生成”读书会顺利举办。文学院张彩虹教授,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媒介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,在中外电影史论、视觉文化研究和文化记忆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,与师生们共同探讨了电影在文化记忆中的重要作用,并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。
张教授首先介绍了电影作为社会文化记忆的时间持留装置,探究了其生物神经学和社会属性。她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的记忆理论,以及胡塞尔、柏格森等现代哲学家的观点,为听众展示了记忆研究的丰富面向。张教授特别强调了电影在文化记忆装置生成中的作用,分析了电影如何通过蒙太奇等技术手段,引导观众的集体凝视,使个体意识被改造成为“共时性”的意识流。
在情感投射方面,张教授分析了情感的哲学维度、情感如何成为连接身体与灵魂的桥梁,以及情感如何影响主体的认知反映。她还介绍了情感研究的生物神经学支撑,特别是镜像神经元在情感共鸣中的作用。
张教授通过评价文化认同在电影文化记忆中的价值生成,引用了安东尼•吉登斯、涂尔干和哈布瓦赫的理论,分析了个体认同、社会认同和角色认同在观影过程中的体现。
读书会的互动环节中,参与者们积极提问,张老师耐心解答,并向师生做了书影推荐,现场气氛活跃。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,师生们对电影文化记忆的装置生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也激发了大家对电影与文化记忆关系的进一步思考。
活动最后,所有参与者合影留念,为这次富有成效的读书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通过活动,参与者不仅加深了对电影文化记忆装置生成的认识,也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。
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将继续举办更多高质量的读书会活动,为师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,助推浙江传媒学院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发展。